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聚焦

芯片狂人的三十年:从游戏显卡到AI帝国的崛起

发布时间:2025-03-27 14:16:10  来源:互联网     背景:
这是一个关于小众游戏硬件厂商如何登顶全球市值巅峰的故事。
这是一位固执的企业家,用30年时间推动计算技术革新,最终跻身世界顶级富豪榜的传奇。
这是一场硅谷的反叛——一群工程师不顾华尔街唱衰,坚持将愿景变为现实。
这也是新型人工智能诞生的故事,这项技术对人类未来的影响,至今仍充满未知与争议。
 
故事的核心人物是黄仁勋——NVIDIA公司的掌舵人,执掌这家企业已长达32年。在标普500科技公司CEO中,他的任期无人能及。作为一位深谙芯片技术的梦想家,黄仁勋总是从基本原理出发,思考芯片的潜力,并敢于押注未来。他的判断并非每次都正确,但一旦成功,回报惊人:早期对AI的投入,如今被视为硅谷史上最成功的投资之一。如今,NVIDIA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与苹果、微软并肩。
 
黄仁勋性格复杂——幽默、自嘲,却又充满矛盾。2023年,我在Denny's餐厅与他共进早餐,这里是他30年前拟定商业计划的地方。他点了7道菜,包括名为"大鸟"的火鸡三明治和炸牛排。点餐时,他告诉服务员:"我曾在这里洗碗,后来升为服务员。"这段经历是他融入美国文化的缩影。

出生于台湾,10岁移民美国的黄仁勋,始终保持着"局外人"视角。1993年,30岁的他与两位伙伴创立NVIDIA,最初瞄准高端游戏显卡市场。当时的玩家热衷组装电脑,甚至选用透明机箱展示内部的NVIDIA显卡。
 
90年代末,为提升游戏渲染效果,NVIDIA冒险转向"并行计算"技术。这是一场豪赌——"成功率最初是零,"黄仁勋回忆道。此后十余年,他无视华尔街质疑,坚持拓展游戏以外的市场:气象预报、医疗影像、石油勘探......公司股价长期低迷,他一度面临被收购的风险。
 
转机出现在2012年。当时,多伦多一组研究人员用NVIDIA游戏显卡训练神经网络——这项曾被学界冷落的技术。黄仁勋敏锐发现:他的并行计算平台能极大加速神经网络训练。于是,他押上整个公司,将两种"失败技术"结合,最终实现逆袭。
 
这场豪赌的回报超乎想象。10年间,NVIDIA从销售200美元的游戏配件,转型为提供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超级计算设备。几乎所有主流AI应用——从图像生成到聊天机器人——都在NVIDIA的硬件上开发完成。凭借近乎垄断的AI芯片市场地位,黄仁勋被称作"AI时代的淘金工具供应商"。不过,他提供的不是铲子,而是内置千亿晶体管的训练芯片,单价高达3万美元,交货周期超过一年。
 
黄仁勋的思考方式更像工程师而非商人。早餐时,他说:"我每天想的都是如何避免公司倒闭。"他认为,AI正在颠覆自1960年代以来的计算架构。"深度学习不是算法,而是一种全新的软件开发方式。"
 
这种新软件能像人类一样写作、解题、诊断疾病,甚至主持播客。当我提及一段机器人自主分类积木的视频时,黄仁勋用香肠卷着松饼,不以为然地说:"这和微波炉原理没区别。"对于AI威胁论,他始终嗤之以鼻:"这只是数据处理,值得担心的事情多着呢。"
 
2023年5月,当数百名科技领袖联署警告AI风险时,黄仁勋拒绝签字。他坚信AI纯粹是进步力量,正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马匹被淘汰是因为它们不会打字,"他调侃道。临别时,他留下1000美元小费,并预言:"小说家可能是最早被AI影响的职业。"

采访黄仁勋并非易事。他不愿谈论自己,甚至逃避个人问题。当我告知要为他写传记时,他回应:"希望出版时我已经死了。"但通过近200位受访者——员工、对手、老友——的叙述,一个立体形象逐渐清晰:既是强势CEO,也是顾家的"傻气"男人;既害怕辜负员工期待,又执着于推动技术边界。
 
驱动他的不仅是焦虑,更是对AI潜力的信念。尽管多数乐观派也呼吁谨慎,唯有黄仁勋坚信AI纯然有益。这种信念支撑他30年如一日,每周工作7天,每天12-14小时。
 
若要理解黄仁勋,必须回到1973年——那个独自赴美、在肯塔基乡村学校求生的男孩。他的故事,远比Denny's餐厅的创业传说更早开始。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专访移动开发领域技术领袖李明辉:技术突破与用户体验追求
移动开发成了技术创新的关键领域。带领团队在移动应用开发领域有了重大突破。这次专访会深入探究他的技术理念。他觉得移动开发的核心不仅是技术能力,更是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开发者得站在用户角度去思考。他觉得,在未来几年,移动开发会更看重性能与体验的平衡他还提到行业面临的挑战。移动开发最值得关注的技术是什么。...
日期:04-29
2025智能制造时代来临,质量成技术与艺术结合,张明革新质量管理逻辑
2025年,智能制造的时代已经来临,质量的概念早已超越了合格率的单一数字,它已经变成了深植于产品本质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他正率领团队,运用算法对质量管理的根本逻辑进行革新。这种预防性的质量管理理念,正在对制造业的价值链进行根本性的重塑。他坚信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与专业领域的知识相融合。...
日期:05-07
李磊创业传奇:从校园学子到科技新秀的五年蜕变之路
提及李磊,众人或许会联想到校园中一位平凡的学子。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到科技领域的创业新秀,李磊仅用五年时间便完成了令人瞩目的蜕变。本文将向您讲述这位非凡创业者的成长历程。初出茅庐的校园创业者李磊从失败中汲取了教训,明白了创业不能只靠激情。李磊在培养人才方面非常关注年轻人的发展。...
日期:04-27
2025 年科技经济学教授成商业重塑核心,多视角剖析其跨学科领域
2025年,随着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渗透,科技经济学领域的教授们正逐渐成为重塑商业运作规律的核心力量。本文从六个不同角度对这一跨学科领域进行深入剖析,旨在揭示其对企业和政府决策的影响。科技经济学领域的教授们正在研发全新的研究工具。迫切需要构建一个跨学科的同行评审体系。...
日期:04-30
硅谷创业传奇:约翰·科里森改写全球在线支付格局的故事
硅谷的创业故事里,约翰·科里森的名字总是和“最年轻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联系在一起。他是爱尔兰血统的企业家,和哥哥帕特里克一起创办了Stripe公司,这家公司彻底改写了全球在线支付领域的格局。爱尔兰乡村的编程少年成长为引领全球支付变革的科技巨头,约翰·科里森的传奇故事仍在不断上演。...
日期:05-10
从北大才子到AI领军人:李彦宏的传奇人生与超链分析专利成就
从北大才子到AI领军人李彦宏作为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人生历程宛如一块多面镜,映射出我国科技行业从模仿借鉴到独立创新的演变历程。在2025年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他特别强调「硬科技创业这是一个时代的机遇:算法正成为新时代的能源,中国工程师应勇敢地确立技术规范。...
日期:05-13
雅虎共创者杰里·杨的传奇故事:从斯坦福车库创业到互联网泰斗的演变历程
他是雅虎的共创者,亲身经历了互联网的兴衰。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杰里·杨的传奇故事,揭示他如何从车库创业起步,成长为互联网界泰斗的演变过程。担任雅虎CEO的杰里·杨,带领公司走过了互联网泡沫的艰难时期,并实现了多个行业突破。杰里·杨在离开雅虎之后,成功转型成为了一名活跃的科技投资人。...
日期:04-27
张朝阳:中国互联网教父的27年创业历程与搜狐帝国的崛起
张朝阳是中国互联网领域的重要开拓者,他的名字在提及这一领域时不可或缺。回溯至1998年,那时多数人还在依赖拨号上网,而他已创立了搜狐,成为将互联网引入我国的关键人物之一。然而,随着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新兴企业的兴起,搜狐开始走下坡。张朝阳现今已非昔日热衷追逐商机的企业家。...
日期:04-26
芯片狂人的三十年:从游戏显卡到AI帝国的崛起
本文深度追踪黄仁勋从台湾移民少年到硅谷传奇的蜕变历程,揭秘NVIDIA如何从濒临破产的游戏显卡厂商,蜕变为掌控AI命脉的3万亿帝国。通过独家餐厅访谈与200多位见证者口述,展现这位"穿皮衣的芯片暴君"如何用30年时间,将两种"失败技术"转化为颠覆世界的工具,并始终以"局外人"姿态重新定义科技行业规则。...
日期:03-27
日本电商传奇人物三木谷浩史:从商业巨擘到社会创新者的转型之路
谈及日本电商的演进历程,三木谷浩史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三木谷浩史的商业智慧,最让人赞叹的是他在构建乐天生态系统上的成就。三木谷浩史亲自参与了课程的设计,将自己在商业领域多年的经验与教育相结合。...
日期:05-09
深入了解科技政策专家张明远:从实验室到政策研究的历程
从实验室走向政策研究2008年,张明远进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自此开始对科技政策展开系统研究。他发现,许多实验室成果无法跨越从科研到产业的鸿沟。...
日期:05-03
2025 年城市交通拥堵加剧,张明如何用技术创新破局?
2025年已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在全球各大都市愈发严重。在德国深造的那段时间,他深刻地察觉到仅仅通过扩大道路供应并不能彻底解决交通难题。张明经常说,车辆一旦实现智能化,交通系统便需进行全新设计。张明展望未来,指出交通领域将迎来三大变革方向。在科技与人文的协调之中,张明正在为中国交通开辟全新的篇章。...
日期:05-08
探秘云计算权威专家:行业发展、技术突破与人才培养之路
我们和业内顶尖专家深入交流,从而能看到这个前沿领域的发展脉络以及未来的样子。本文会展示云计算方面权威人士对于行业发展、技术突破还有人才培养的独特看法。由专家主导的“凌云计划”已经培养出了300多名复合型人才。有一位学员把云原生技术运用到智慧农业中。欢迎分享实战经验,咱们一起推动云计算生态繁荣发展。...
日期:04-30
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中丁磊的创业故事与商业理念剖析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中,丁磊是个不能被忽略的名字。他是网易的创始人,曾带领公司历经互联网泡沫、金融危机以及行业变革,到了2025年,公司依旧保持着强大的创新能力。回顾丁磊的创业经历,您觉得企业家的跨界探索是该坚守主要业务,还是要大胆创新?...
日期:04-30
人工智能潮流中的杰出人物徐立:塑造全球领先AI平台型企业
在人工智能的潮流之中,有一位杰出人物:他不仅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顶尖高手,还担任着市值高达百亿美元的企业的领导者。这种对人才的重视让商汤科技始终保持着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究竟应当拥有哪些关键素质?...
日期:05-07
低调的变革者:马化腾如何带领腾讯走向世界
本文深度剖析马化腾如何将腾讯从一家本土即时通讯服务商,发展为拥有微信、游戏、云计算等业务的全球科技领导者。通过分析其"产品为王"的运营哲学、谨慎而果断的国际化策略,以及持续的技术投入,揭示腾讯在保持低调风格的同时实现全球化扩张的商业智慧。文章还将探讨腾讯在社交媒体、数字支付和娱乐生态领域的独特布局,以及其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竞争与监管挑战。...
日期:03-27
探寻中国互联网早期开拓者徐勇的创业与投资之路
他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早期的开拓者之一。2010年前后,徐勇开始关注风险投资领域。回顾徐勇的投资版图,最成功的案例是在2015年。那时候他对一家AI初创公司进行了早期投资。徐勇呈现出开放且审慎的态度他建议创业者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他希望把商业成功与社会价值双赢这个重要经验传承给下一代创业者。...
日期:04-29
郑义宣领导下的现代汽车集团:家族传承与创新战略的完美结合
在现代汽车集团发展过程中,郑义宣是极为关键的人物。他凭借独特战略眼光,推动这家韩国汽车巨头在全球市场转型创新。现代汽车集团制订了电动化战略,此战略颇具雄心。在中国市场,郑义宣推动建立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前瞻数字研发中心。展望未来,郑义称现代汽车集团会一直专注技术创新。现代汽车集团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
日期:04-27
从工程师到创业者,刘建国十五年铸就人工智能芯片领跑传奇
在科技创业的浪潮当中,刘建国这个名字,可能不像某些互联网行业的大老板那样,大家都知道。刘建国是一位从工程师成长起来的创业者,他花费了十五年时间,带领团队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实现了从跟随者到领跑者的转变。那就是中国科技创业者所具有的精神特质。...
日期:05-02
马克·库班:从卖垃圾袋起步到身家超50亿的逆袭之路
马克·库班:从“卖垃圾袋”到亿万富翁的逆袭人生可是这位身家超过50亿美元的亿万富翁,他最初的创业经历是从卖垃圾袋开始的。...
日期: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