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库班:从“卖垃圾袋”到亿万富翁的逆袭人生
提到马克·库班,很多人会想到他是达拉斯小牛队的老板,是科技投资领域的大富豪,还是《创智赢家》里说话坦率的评委。可是这位身家超过50亿美元的亿万富翁,他最初的创业经历是从卖垃圾袋开始的。他出生在普通家庭,借助互联网泡沫收获了人生的第一笔财富,此后跨界进入体育领域、媒体领域以及投资领域,库班通过行动表明,“疯狂”的野心与极致的执行力才是成功的关键秘诀,他的人生历程充满了戏剧性。
早年经历:商业嗅觉开始萌芽 。
1958年,库班在匹兹堡诞生,他的家庭属于工薪阶层,他父亲是汽车内饰工人,他母亲自幼便教导他,绝不要满足于一份固定工资,12岁时,为了买到自己心仪的篮球鞋,他开始一家挨着一家去推销垃圾袋,这段经历使他意识到:销售的本质是解决需求家庭主妇们不关心商品本身,她们需要的是不会漏的垃圾袋。大学时,库班展现出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性。他在印第安纳大学读商科,靠开酒吧舞会挣学费,还通过帮同学逃课签到获利。教授评价他总在找规则的破绽,库班则称:若不挑战既定的愚蠢规则,就永远无法取得突破。这种思维,成为了他后来投资逻辑的雏形。
1995年,库班和好友托德·瓦格纳一同创办了,这是全球较早的网络视频直播公司中的一家。当时56K拨号上网是主流,然而他却认定,总有一天所有电视内容都会通过互联网来传输。1999年雅虎以57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家公司,这笔交易后来被叫做“互联网泡沫的标志性案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库班在那次交易中坚持要雅虎股票,而不是现金。等到互联网泡沫破裂时,他的资产减少了百分之九十。不过,这次经历让他总结出了关键教训:“泡沫中赚的钱,要用反周期思维守住”此后,他专注于实体投资,这种投资需要能看到现金流,比如体育领域和媒体领域。
2000年,库班花2.8亿美元买下了达拉斯小牛队,那时NBA球队大多较为保守,然而他直接在更衣室安装了WIFI,还允许球员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并且用大数据分析战术,这些做法起初被讥讽成“科技宅的玩具”,不过后来在2011年小牛队夺得了冠军,这证明他的理念非常超前。最具争议的是,他公开批评了裁判,他累计被联盟罚款超过300万美元,库班对此毫不在意,他说要是花300万能够改进联赛规则,那这买卖太值了,这种“用资本推动行业变革”的做法,深刻影响了现代职业体育的运营模式。
在《创智赢家》这个节目当中,库班凭借“毒舌”被众人知晓,不过这背后存在着他的核心逻辑:只投资能说清盈利路径的项目当有创业者高谈阔论“改变世界”时,他会直接打断对方,让对方告知他下个月如何支付房租,这种务实的风格源于他早期创业时睡办公室沙发的经历,他公开反对把比特币称作“投机工具”,但却大量投资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2023年投资AI制药公司 时,他做出了解释,他说自己不赌技术创造奇迹,只赌那些能用AI降低临床试验成本的企业,这种“技术必须服务商业本质”的思维,让他的投资组合在科技寒冬里仍保持稳健。
库班常因炫富引发争议,比如,他花4000万美元定制私人波音787飞机,可却在这架飞机上吃用微波炉加热的便宜墨西哥卷饼。他解释说,自己花钱是为获得时间自由,而非为虚荣付钱。这种分裂感正是他商业人格的体现,也就是在战略性领域大量花钱,在非核心环节非常节俭。当有人询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给出的答案出人意料,他表示:“每天读3小时行业报告,这比任何商学院课程都有用。”在2025年此时,他依旧保持着这个习惯,甚至还建立了一个由AI辅助的实时数据分析系统。或许这才是真正给人的启示:疯狂的表象下,是极度理性的计算未来的布局是,押注于“后互联网时代”。
近年库班陆续卖掉了部分资产,其中有小牛队的少数股权,他透露自己正在组建新基金,该基金重点关注“物理世界数字化”领域,比如智能农业和工业元宇宙等,在他看来,“互联网红利结束后,下一个风口是让机器学会解决现实问题”。2024年,他投资了建筑机器人公司Built 。他坦率表示,特斯拉证明了电动车是可行的 。然而,建筑业仍处于19世纪的水平 。这种探寻“传统行业与技术创新”交汇点的策略 ,也许正在孕育下一个类似式的传奇 。库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这句话总能让人联想到他的经历,这句名言是:“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自去创造它。”对于正在创业的你来说,有没有对某个“疯狂的想法”犹豫不决?请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库班式时刻”,点赞数最高的三位读者,会得到我们送出的《创智赢家》商业计划书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