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创新

可拉伸电子设备:变革穿戴医疗等领域,新型材料助力发展

发布时间:2025-05-13 17:03:16  来源:互联网     背景:

可拉伸电子设备正在改变我们对电子产品的看法——试想一下,智能手表能像橡皮筋那样伸缩自如,医疗贴片可以随意弯曲折叠,这些过去只在科幻电影里出现的画面,现在正逐渐在实验室中变为现实。这类设备结合了柔性材料科学、微纳加工技术以及创新的结构设计,将在穿戴设备、医疗监测以及人机交互等多个领域带来一场变革。</p>

可拉伸的导体,以及电极所使用的材料。

可拉伸电子设备:变革穿戴医疗等领域,新型材料助力发展

传统金属导线在拉伸过程中很容易折断,但新型液态金属合金镓铟锡()却能在不损害导电性能的情况下,承受超过300%的形变。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研发的银纳米线-弹性体复合材料,凭借其弹簧般的立体网络结构,即便被拉伸至原本长度的5倍,其电阻变化依然控制在10%以下。这些材料满足了可拉伸电路最基本的导电要求。韩国KAIST研究所近期展示了一种创新性的褶皱结构金薄膜电极。该电极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法,即在预拉伸的基底上沉积金属薄膜,之后释放张力,形成了类似手风琴的微观褶皱。这种设计使得电极在经历多次拉伸后,仅是展开褶皱而不会对材料造成损害,它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可拉伸OLED显示屏的原型制作中,即便在80%的拉伸率下,也能保持稳定的发光效果。<h2>可拉伸半导体取得重大进展</h2>

P3HT这种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纳米纤维与聚氨酯结合后,构成的复合体系让晶体管在承受100%应变时,初始载流子迁移率仍能保持85%。这种“岛-桥”结构巧妙地设计,让硬质的半导体材料在柔软的基质中像孤岛一样分布,拉伸过程中,形变由柔韧的连接桥来承担,就像藕断丝连一样,电路功能得以持续。单晶硅的可拉伸化取得重大突破。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运用光刻技术,在硅片上构建了蛇形互连结构,并结合转印到弹性基底的技术,成功实现了原本易碎的硅材料在40%范围内可重复拉伸。这一创新进展预示着传统硅基电子设备有望实现柔性化改造。<h2>自修复功能集成</h2>

可拉伸电子设备:变革穿戴医疗等领域,新型材料助力发展

借鉴生物组织的特性,一种含有微型胶囊的柔性聚合物在出现裂缝时能自动释放修复成分。东京大学的研究表明,这种材料在经过50次断裂与修复的循环后,其导电性能依然能够保持在初始值的92%。这种类似于人体伤口愈合的机制,为电子设备的长久稳定性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另一种动态共价键的设计方案同样令人称奇——材料中的二硫键在拉伸断裂后能够自动重新组合。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发的这类弹性体,在常温下只需4小时就能实现90%的自我修复,而且修复过程无需额外能量。这项技术极大地增强了可拉伸器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如何实现不同功能的可拉伸元件的无缝结合?哈佛大学的“剪纸工程”提供了一个巧妙的解决之道:利用激光切割预先拉伸的基底,制造出特定的几何图形,这样在元件释放并收缩的过程中,便能自然地形成立体的三维电路结构。这种技术已经成功地将传感器、晶体管和天线等元件集成到了邮票般大小的可拉伸模块中。转印技术的进步同样至关重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发的“水转印”技术,能够将多层功能性薄膜精确地转印到具有弹性的底材上,就如同纹身贴纸一般。这项技术的最新突破是制造出了厚度仅为3微米的全可拉伸集成电路,该集成电路含有128个功能模块,能够紧贴在心脏表面进行持续监测。

可拉伸电子设备:变革穿戴医疗等领域,新型材料助力发展

可拉伸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能够从人体运动中收集能量。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模仿鱼鳞结构的TENG,当关节弯曲时,它通过层层滑动来产生电能,其输出功率密度高达35毫瓦每平方米。这种自供电的解决方案成功解决了可穿戴设备在充电方面的困扰。可拉伸超级电容器使用了石墨烯与碳纳米管混合构成的电极,搭配离子凝胶作为电解质。在50%的应变条件下,其容量保持率高达94%。韩国蔚山国立研究所的样品能够承受多达10万次的充放电循环,从而为持续运行的可拉伸电子系统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保障。

斯坦福大学研发的可拉伸多模态传感器贴片,能够同时监测心电图、肌电和体温,其网格设计如同第二层肌肤,紧贴胸部随呼吸起伏。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与硬质设备相比,该贴片在运动过程中信号质量提高了300%,为远程医疗监护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而更加令人振奋的是,可拉伸神经接口技术。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发的弹性电极阵列,能够根据大脑皮层的变形进行伸缩,已成功为瘫痪患者连续采集了长达6个月的稳定脑电信号。这种与神经系统和谐共存的电子设备,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消除了长期植入的重要障碍。随着可拉伸电子器件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您最期待它在哪个领域首先带来生活的变革?这医疗监测设备,它就像是创可贴一样紧贴着皮肤,又或者是那种可以随意改变形状的智能手机?我们期待您来发表您的看法!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皮肤癌发病率攀升下电子皮肤镜技术跨越式发展及成本变化
当下,皮肤癌发病率持续攀升,此时电子皮肤镜技术正经历跨越式发展,即从实验室发展到临床。美国Medicare在2024年把电子皮肤镜归入B类报销项目,这直接促使中端设备销量急剧增长300%。。在您看来,电子皮肤镜技术普惠化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日期:05-05
量子导航技术2025年迎突破:比GPS精准百倍,将颠覆自动驾驶与国防安全
本文将揭示量子加速度计怎样克服传统导航缺陷。还会讲它给自动驾驶、国防安全等领域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当前自动驾驶依靠GPS、IMU以及视觉进行多传感器融合。更令人惊叹的是量子导航具备失效冗余能力。基于原子干涉仪的导航系统依旧能够保持高精度定位,长达10分钟。您觉得量子导航最先会在哪个领域引发颠覆性变革?...
日期:04-27
探秘DNA存储技术:将互联网数据压缩保存至方糖大小数千年
想象一下,把整个互联网的数据进行压缩,将其保存到一个方糖大小的空间里,还要保存数千年。数据中心大约占到全球用电量的2%,然而DNA存储几乎不消耗能量。把这些胶囊存放在废弃盐矿里,能够达成零能耗的“化石级”数据保存。量子计算需要海量数据存储的支撑,而DNA是理想的载体。...
日期:05-01
深入剖析2025年量子算法研究员薪资及未来发展情况
这类研究人员专注于量子编程以及算法设计,在全球范围内的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里,当下都能获得极高的薪资待遇。本文会深入剖析2025年量子算法研究员的薪资水平,探究影响薪资的因素,还会探讨这个新兴职业未来的发展情况。您觉得量子算法研究员的薪资水准是不是被高估了?...
日期:05-04
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改变沟通,如今人体芯片重塑与数字世界交互边界
脑机接口在商业化方面的发展进程公司宣称第四代芯片将实现视觉信号解码。用户能通过特定手势让芯片进入“睡眠模式”。在这种专业应用场景下植入芯片,复杂维修作业的平均完成时间缩短了35%。这项技术有可能彻底改变癌症治疗的范式当我们身体开始和物联网深度融合时,您最期待哪项芯片技术尽快普及?...
日期:04-29
基因线路逻辑门:融合合成生物学与计算科学的数字革命
基因线路逻辑门体现了合成生物学和计算科学的前沿融合。现在科学家用DNA片段在细胞里搭建基因逻辑门。该生物计算机包含7个逻辑门。下一代研究方向是去开发生物和电子混合的系统。他们用量子点连接硅芯片与细胞逻辑门。这表明未来或许会出现完全由生物分子构成的分布式超级计算机。...
日期:04-29
终结者2科幻场景照进现实!4D打印掀起材料革命重塑多领域范式
。这项具有颠覆性的技术,正在对医疗领域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范式进行重塑,也正在对航天领域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范式进行重塑,还正在对建筑等关键领域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范式进行重塑。科技哲学家们发出警告,我们有可能正在创造一种新的“物质生命体”,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人机关系的界限。...
日期:05-04
量子处理器概念股投资价值分析:技术原理、市场格局与投资逻辑全解析
本文会从技术原理、市场格局、投资逻辑等方面。深入分析量子处理器概念股的投资价值。类似半导体产业的台积电模式,量子处理器领域正形成垂直分工。A股核心标的解析其参股的本源量子在处理器领域有突破。投资者要分辨“真量子”和“伪概念”。量子计算会怎样改变您所在行业的竞争格局?...
日期:04-27
4D打印技术:重塑制造业未来界限,带来神奇未来景象
4D打印是3D打印的进化形式,它让物体拥有了随时间变化的能力,这项融合了智能材料、数字建模和自主变形的技术正在重新塑造制造业的未来界限。4D打印最关键的突破是,给物体赋予了“时间”这一第四维度。这种创新消除了组装的烦恼,还开创了全新商业模式,即运输时能节约空间,使用时可按需成型。...
日期:05-01
2025年量子计算革命:从实验室到商业应用的关键转折点
到了2025年,量子计算技术处在一个关键转折点,正从实验室迈向商业应用。这一进步让量子算法能够在退相干前完成更多运算步骤。最新趋势是把量子计算单元和传统超级计算中心结合起来。特别值得说一说的是量子机器学习算法有了突破。量子计算正从尖端科技变为可及工具。您最期待量子计算在哪个领域应用。...
日期:04-27
量子通信网络迈向商业化,梳理产业链及投资逻辑与风险
量子通信网络正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本文会为投资者梳理量子通信产业链核心环节。量子通信网络产业链解析量子通信产业链含三大环节。量子通信网络建设带来的投资机会投资量子通信股票的风险提示量子通信技术处于商业化起始阶段。您更看好量子通信产业链中的哪个环节?...
日期:04-29
2025年量子计算不再神秘,教学机革新计算机科学学习法
量子计算教学机的出现恰逢其时,它正在彻底革新我们学习计算机科学的方法,正如昔日个人电脑对传统教育带来的变革一般。量子计算教学机的核心原理量子计算教学机对计算机课程进行了全面革新。量子计算教学机的广泛应用正在对计算机科学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你如何看待量子计算教学机在哪个教育阶段更易推广?...
日期:05-09
空间太阳能技术:地球轨道上的24小时不间断能源革命
要是能把巨大的太阳能收集器放在地球轨道上。但空间太阳能技术正把这设想变成现实。空间太阳能的核心概念是,在地球同步轨道上部署巨型太阳能发电卫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也有计划,要在2028年发射首个空间太阳能演示卫星。轨道上的发电系统能24小时运转。...
日期:04-27
2025年无线远距离充电技术新进展:效率提升与领域拓展
轨道测试表明,同步卫星间的激光传输效率为62%,相较于传统太阳能电池板在阴影区的表现,提升了7倍。Charge运用了相控阵天线技术,借此能在客厅范围内实现自由充电。...
日期:05-03
量子传感器引发产业变革,解析2025年三类领军企业发展潜力
本文将详细阐述量子传感技术如何从实验室迈向市场,并对2025年最具发展潜力的三类领军企业进行深入分析:固态量子传感器生产企业、量子陀螺仪研发团队以及生物医疗领域量子检测解决方案提供商。这种软硬件结合的创新模式,有望催生出下一个行业的领军企业。...
日期:05-06
深入探讨玻色爱因斯坦分布:量子统计规律及其在基础物理与前沿技术中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玻色爱因斯坦分布。它是一种量子统计规律。玻色爱因斯坦分布展现了理想玻色子系统中粒子在不同能级的分布情形。这种分布考量了量子力学的全同性原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在精密测量领域有很大潜力。还有一个令人激动的研究方向,是探究拓扑量子物质里玻色子的行为。...
日期:04-27
量子雷达技术原理、特点及应用前景:揭秘量子纠缠如何重塑军事防御与航空安全
量子雷达技术正在引发探测领域的一场革命。揭示这项颠覆性技术怎样重塑军事防御领域。量子雷达的核心技术基于量子纠缠这一奇特现象。量子雷达有个很引人注目的应用,就是具备反隐形能力。在民用领域,量子雷达有广阔应用前景。在深空探测方面,量子雷达呈现出特别的优势。量子雷达技术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变革性潜力。...
日期:04-27
2025年神经形态芯片价格市场现状:迈向商业化关键阶段剖析
神经形态芯片价格的市场现状2025年,神经形态芯片被视为计算领域下一场革命的基石,其价格体系正处在从实验室迈向商业化的关键阶段。Développement的预测模型显示,2027年消费级神经形态芯片的价格将经历“阶梯式”下跌。...
日期:05-13
2025年韩国室温超导论文引发全球震动,将从六维度重塑世界
2025年3月,韩国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了室温超导论文。日本JR东海公司宣称,有一种采用室温超导体的新型磁浮列车。实验表明超导量子传感器能够捕捉单个神经元的电信号。超导线圈使得等离子体约束效率提高了二十倍。读者朋友们,你们认为这项技术会最先在哪个领域引发产业巨变?...
日期:04-27
量子搜索算法:改变信息查找方式,大幅提升搜索速度
这种算法是按照量子力学的原理设计的,正在改变我们查找信息的方式,它的能力比传统计算机的线性搜索要强大得多。量子搜索算法的关键进展体现在将传统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从O(N)降低到了O(√N)。2023年,IBM的量子计算机实验表明,在进行分子结构模拟搜索的任务中,量子算法的速度是经典算法的400倍。...
日期:05-11